未来数月,成品油轮市场或将迎来一段平稳期。船舶经纪公司Gibson在其最新周报中指出,上月全球炼油量已突破850万桶/日,创下历史新高。与疫情后任何时期相比,今夏炼厂开工率显著提升。全球炼油业整体表现强劲,利润亦超出预期。然而,挑战依然存在。监管成本攀升、新炼厂竞争加剧以及石油需求格局演变,将持续对老旧、低效炼厂构成压力,不仅引发贸易流向变化,亦将直接导致产量下滑。 对成品油轮而言,今年上半年全球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小幅回落,仅略高于2023年水平。然而,6至8月,随着炼厂生产活动激增,海运出口量攀升至16个月峰值。今夏,中东地区出口表现尤为强劲,当地炼厂产量接近饱和;欧洲上月航空燃油进口量则创下纪录。展望后市,预计多数主要贸易区出口将有所回落。全球炼厂将在当前至10月期间关闭350万桶/日产能进行计划性维护,并于年底前强劲反弹。国际能源署预计,届时炼油产量将再创新高。尽管前景向好,但行业挑战犹存。 在欧洲,炼油业持续面临竞争与监管的双重压力。今夏,Prax公司破产,致使其旗下日产量11.3万桶的英国Lindsay炼油厂关停。此前数月,Petroineos已停止其日产量15万桶的Grangemouth炼油厂的运营。此外,区域性设施仍受威胁,尼日利亚日产量65万桶的Dangote炼油厂虽在稳定运行过程中频遇运营难题,但仍在不断从欧洲出口商手中抢占市场份额。 与此同时,在美国,P66正逐步关停其日产量13.9万桶的洛杉矶工厂,Valero公司亦计划关闭位于加州、日产量16万桶的Benicia炼油厂。然而,受美国环境政策调整影响,炼油产能的收缩速度或慢于预期。即便在环保政策最为严苛的加州,政府也在考虑出台扶持方案以维持Benicia炼油厂的运营。墨西哥日产量34万桶的Olmeca炼油厂逐步投产,已导致今年美国对墨出口量减少,同时,来自巴西的廉价俄罗斯原油也构成持续的竞争局面。 在中国,炼油企业同样承压。过去一年,数家炼厂已关闭,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动产能调整,并打击逃税行为。此外,中国向电动汽车的转型政策致使国内燃料需求下滑,亦加剧了行业压力。 尽管挑战重重,预计明年全球炼油产能仍将净增50万桶/日。其中,经合组织国家产能将削减50万桶/日,而以苏伊士以东地区为主的非经合组织国家则将新增100万桶/日,四成增量来自中东,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巴林Sitra炼油厂扩建项目的推进。短期内,此举或提振该地区成品油供应。但长远来看,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叠加发展中经济体需求的放缓,预计全球成品油出口量或将见顶。此外,基本面之外,地缘政治风险仍构成重大不确定性。鉴于印度与土耳其大量进口俄罗斯原油,其成品油自明年1月起将面临欧洲禁令;同时,俄罗斯炼厂及出口设施持续遭受乌克兰无人机袭击,亦冲击其产品出口。一旦俄罗斯相关产量及流量出现重大变化,全球成品油海运市场格局或将再度重塑。 |